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与元代的元宵节不同的是,在明朝,元宵放灯从十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到迷人的元宵之夜。到了清朝,元宵节的热闹场面与日俱增,不仅有传统的舞火把、火球等表演,还有花灯和灯笼的配合,甚至出现了“耍火龙”“耍火狮”的情景。
以下是一些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内容,供阅读: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酷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纽织芳宴,彩灯映天色。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胸中千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元宵争看采莲船》
(宋)姜白石 纷异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万间春日见画楼》
(苏道味) 重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金吾不禁夜》
(唐)崔液 酷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胸中千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清平乐·上元月蚀》
(清)纳兰性德 比如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 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 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夕》
(明)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赐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台城路·上元》
(清)纳兰性德 摊星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 Brahca 切分红叶绕,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清行乐·上元月蚀》
(清)纳兰性德 比如寻常清景别,第一团圆时节。 影蛾忽泛初弦,分辉借与宫莲。 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宵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宵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妀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总是团圆月。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醉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看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唯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妀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总是团圆月。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醮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看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爱你,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搞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