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改写后的文本:
```html
乌镇寻你在水乡散文欣赏
多年以来,总觉得有一个美丽的梦境,一直在找寻中遗忘,又在遗忘中被温柔地记起;多年以来,觉得有一份柔情,一直婉约在水乡诗里,又像是静静地居住在我的心里。曾,姑苏城斜看虎丘塔,枫桥上静听寒山钟;曾,漫步西湖赏旖旎美景,伫立古刹叹千年传奇。
我曾无数次想象过,与你相逢的瞬间,应该是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春天,撑一把油纸伞,迈着细碎的步子,不为了遇见谁,只为了抵达我梦里的云水天涯。当我轻轻走近你的时候,凝眸细雨轻烟,漫染你古朴素雅的衣衫,该是怎样的怦然心动。
我知道,不管我来与不来,不管有没有烟雨,你已经站在这里等了我千年的时光。原本以为,要生在远古时代,或者要历经万水千山,才可以与你安然相见。突然发现,在平淡的流年里,只要默许一程山水的念想,我们就可以天涯相牵;只有隔着一个转身的距离,我们就可以咫尺对望。
在这个流火未央的八月,我终于走进了你--乌镇,只是,迎接我的却是火辣辣的阳光。或许,在时间无涯的荒野里,不是我早了一步,就是晚了一步。仰望蓝天白云,叩问小桥流水,终究没有我希望中的一帘烟雨。但是一睹千百年来,那些被烟雨浸润过的古宅小巷、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如一位美丽贤淑的江南女子,静静地宛立于水中央,在明媚的阳光下,仿佛对我温言软语,讲述着一些早已被人遗忘的古老故事。
乌镇,典型的江南水乡,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端,是国家5A级景区。乌青毓秀、人文荟萃,旺于南宋,盛于明初,承载了六千年的悠久历史。如今,小镇依然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乌镇的名字来源于一种黑色的油漆,据说可以保护墙面,所以当年乌镇的墙上都刷着这种油漆。光阴流转,风烟俱净,旧时那些柔软的光影,已是无从追寻。只有在这里,在深厚的文化人精心的积淀和智慧的传承下,还可以重温起那些从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开始的生活风貌,又在渔舟唱晚中悠然归来的情景。
从东栅逢源双桥上去,旧时男走左女走右,寓意左右逢缘,这里也是眺望乌镇美景之一的财神湾的极佳视点,故又有走左升官、行右发财之说,这个双桥与周庄的双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想当年拍摄《似水年华》时,文和英曾经站在桥头那场清晨的大雨中深情送别的画面,至今仍清晰地定格在脑海。人生中,每一次离别,都是一份惆怅,因为总有一次离别是不会再见的。
沿着厚重的青石板一路北去,是窄窄长长的东大街,店铺林立,作坊成片,不管是古铜色的门环还是雕花的窗棂,无论是青砖的灰瓦房还是白色的马头墙,都让我沉醉、迷离。缓缓走进这幅历史的画卷,淡淡的水墨丹青里氲氤着与生俱来的的魅力,婉约中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欣喜与落寞里,我不知道在找寻着什么,或许是前世的记忆,或许只是一段似水年华,不然,为什么所有的一切都让我觉得那么的似曾相识,仿佛都是对我亲切的召唤?难道,我不是过客,只是归人。
站在木楼小院的天井里,感觉是那么的古朴、清净、安详而幽静,层叠翘飞的屋宇檐角,错落有致。家家户户天井下都有一个出水口,这叫肥水不外流。看靠墙边那木板铺成的楼梯,又窄又陡,直达阁楼,与上海弄堂里的木楼结构十分的相似。屋檐上悬挂着一盏古灯,映照着水乡最独特的风韵。
阳光温厚地洒在青石板上,穿过悠长的小巷,静静地站在桥头,只见河里有街,街中有河。看垂柳依依,水阁逶迤,乌篷船穿梭而过。这是一条流淌了千年的车溪古河,纵贯南北,桥梁横跨,迎送了多少商贾客船,看过了多少朝代更替。
枕水江南,我梦里的乌镇!你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由于时间匆忙,乌镇还有很多美景无法细细去浏览,比如西栅夜景,昭明书院,一场皮影戏的错过,一杯杭白菊的光阴等等。或许,很多事不可能是想象中的那般十全十美,就像有些缘分,注定擦肩而过。或许,很多事不可能是想象的那么完美无缺,留一份念想,也许还更好。
有人说:自由地走,自然地忘,一切随心、随缘。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仅是脚步,更是对未知追慕的眼光。可是,对于我来说,乌镇,与我一见如故,再见也会倾心,你根深蒂固地扎根于我的灵魂深处,我已经沉醉在你的故事里不能自拔。
借一支素笔,写不完你的过往三千;抚一弦清音,唱不尽你的风月无边。念起,犹如一杯温馨的奶茶,那持久的芬芳总是袅袅娜娜地萦绕在我记忆的天空,荡气回肠。哦,乌镇,我的梦里水乡,你婉约在唐风宋韵里,娉婷在我的梦里,永远是我蓦然回首时,灯火阑珊处,那惊鸿的一瞥。
```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