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wennei .showanswer{font-size: 14px;margin-bottom: 10px} .g9{font-size: 14px;}
隐藏菜单
id_7广告位-99%*49
搜索
《登舍身台》阅读答案_登舍身台其一
人阅读
id_1广告位-95%*60

《登舍身台》阅读答案

登舍身台

[明]戚继光

向来曾作舍身歌,今日登临意若何?

指点封疆余独感,萧疏鬓发为谁皤?

剑分胡饼从人后,手掬流泉己自明。

多。回首朱门歌舞地,尊前列鼎问调和。

【注】

①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舍身台”在河北遵化。

②封疆:诗中指边界。

③皤:白。

④胡饼:即烧饼,指干粮。

⑤列鼎:列鼎而食,指权门的豪华生活;调和:菜肴的味道。

(1)本诗前三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诗的前三联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为国为民尽心竭力的爱国将军(将领)形象。(1分)向来立志为国“舍身”;不顾鬓发“萧疏”斑白来为国保护“封疆”(镇守边关);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甘共苦。(3分,一点1分)

(2)本诗后四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使用对比手法。(1分)将眼前将士们风餐路宿的艰苦生活(吃着只有用剑才能分开的“烧饼,喝着凉凉的山泉,就感到很满足了)与王公权贵的醉生梦死(品尝着山珍海味,还嫌不够味)进行对比(1分),表达了对王公权贵(的醉生梦死)的不满(批判、讽刺)(1分)。

  推荐阅读

  养老机构服务合同_养老机构合同管理制度

  近现代爱国诗句_近现代爱国诗词100首

  端午节的作文(端午节的作文怎么写)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 id_5广告位-99%*100
发表评论
畅言评论-后台-模板-公共模板变量-评论模板中修改
  • id_2广告位-99%*100
  • id_3广告位-99%*100
  • id_3广告位-99%*100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

©Copyright ©2007-2016 www.zizaicun.com (万聚范文万)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3   

网上开店
淘宝运营
活动大促
其他

©Copyright ©2007-2016 www.zizaicun.com (万聚范文万)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2775252566 滇ICP备202403579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