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种莲人在长年累月的辛勤劳作中用汗水和辛劳创造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种莲人的赞美。其中,“岁月”表示长年的辛劳和汗水;“在莲上写诗”表达了对种莲人劳动的赞美,这与一般诗人在纸上写的诗相比,具有更美的诗意。
2、用童谣中的愉快场景、美好情调同文中白河镇的现实场景进行对比(反衬),以突出白河镇采莲人的劳作艰辛,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生计,在行文上为下文作铺垫;同时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人文色彩,使文章具有文学性和趣味性。
3、摘(采)莲蓬、挖莲子、挑莲心、挖莲藕
4、内容:作者看到了莲背后的辛劳付出,表达了对种莲人辛勤劳作的同情及对他们生存状态的关切,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手法1: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从“三十个莲子”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两个角度,连续发问,增强了语气,强化了抒情的表达效果。手法2: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与“多少血汗”,以及将“一碗冰冻的莲子汤”与“多久的辛劳”进行对比,给人以具体而强烈的印象,让人感受到其中包含的莲农的血汗和辛劳,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与关爱。
5、《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主题,通过对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征的描写来表现其高洁的品质,从而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而本文的主题则是由莲到人,通过对种莲人种莲生活的描写,表现他们的艰辛,从而体现了对劳动者的赞美和敬意。
(改写说明:文章共分为四段,第一段讲种莲人的辛劳,第二段讲采莲过程中的收获,第三段讲作者的视角,第四段与爱莲说对比。每段独立成篇,并进行了针对性的修改。在改写过程中,保持了原文的核心内容和逻辑关系,同时提升了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艺术性。)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